咨询专线
添加微信
大家都在搜索:泡棉胶带,PET胶带,无基材胶带
胶粘带行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以下是对其发展历程的详细介绍:
公元前1600年,古埃及人将蚕豆、大麦、乳脂、骨胶类粘性物质涂于亚麻布上,用以贴敷伤口,这可以视为胶粘带的原始状态。
古希腊时期,人们将橄榄油和铅丹混合,做成棒状并加热涂于厚基材上,形成了早期的胶粘物质。为了增加其粘性,后来又加入了松脂、蜜蜡等成分。
19世纪70年代,美国约翰逊兄弟在橡胶中加入松脂、植物性填充剂等成分,制成了常温下有压敏胶性质的橡胶橡皮膏,这标志着现代胶粘带的起始。
随后,德国药剂师拜尔斯托夫为了减少橡皮膏对皮肤的刺激和防止炎症的发生,将中和树脂酸的氧化锌加入橡皮膏胶浆中,制成了最早的氧化锌橡皮膏。
20世纪20年代,电器绝缘胶粘带(俗称黑胶布)被发明出来。
30年代,美国3M公司的瑞伍发明了玻璃纸胶粘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高分子化学时代的到来,合成橡胶、合成树脂等新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橡皮膏和工业用胶粘带等产品中,极大地提高了这些产品的质量。
进入20世纪后半叶,胶粘带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各种新型胶粘带不断涌现。这些胶粘带具有不同的基材、粘合剂和用途,如双面胶带、泡棉胶带、高温胶带、绝缘胶带等。
同时,胶粘带的应用领域也日益广泛,从最初的医疗领域扩展到电子、汽车、建筑、包装等多个行业。
20世纪50年代,苏联向中国提供了一些胶黏剂配方,中国开始研制相关胶黏剂产品。1957年,林业部森林工业科学研究所与化学工业部北京化工研究院等单位协作,开始进行脲醛胶黏剂的研制,并于1958年研制成功并投入工业化生产,这被视为中国合成胶黏剂工业的元年。
改革开放后,中国胶粘带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中国胶粘带行业逐渐形成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体系,并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进入21世纪,中国胶粘带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中国胶粘带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